北京站


北京建城乡一体化学校:点燃京郊农家孩子梦想

“新一轮入学高峰的到来,使北京基础教育学位出现明显的缺口。”日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北京原有的中小学布局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面对这样的局面,怎么办?罗洁告诉记者,2012年,北京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城乡接合部、城市功能拓展区连续三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工程。
  根据工程的安排,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创建一批“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学校。2012年已建成了15所,2013年再建设30所。
  日前,记者采访了3所新建的城乡一体化学校。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项制度设计的背后,是现实中需要冲破的一系列主观或客观的障碍,是教育工作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破解一个个难题的故事。
  故事一:刚建的新学校不得不改建
  东交民巷小学是北京东城区一所优质校。2012年,由市教委牵线,东交民巷小学和平谷区马坊镇中心小学结对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对这次牵手,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起初并不热心,等她带着学校班子成员到马坊镇实地考察后,心彻底凉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所典型的农村校。”王文利说,“虽然一切设施都是新建的,但建校理念却是按农村学校的标准,除教学楼外,重点配备了大食堂和学生住宿楼。”
  马坊镇是北京重点建设的新城,承担着未来新城引进高技术人才的教育需求。王文利认为,马坊镇需要的不是一所提供寄宿的农村校,城乡一体化学校也不应该是让城区学校到郊区来办一所农村校,而是必须体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她向平谷区教委提出必须改建校园的请求。当时,距开学已不足半年。
  平谷区教委听取了王文利的意见,此后不到半年时间,校园改建工程部分完成。住宿楼被改建成了门类丰富的专业教室,新建了剧场和体育馆。根据改建规划,一年后学校餐厅的地下还将建成一个游泳馆。整个校园的硬件设施即便按北京市城区的标准,10年之内也不会落伍。
  王文利说:“我被平谷感动了。”2012年9月,北京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挂牌成立,首批招收两个班学生入读。今年,马坊镇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校就读。
  故事二:城乡学校“摩擦”中走向融合
  在北京首批举办的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中,海淀区育新学校在昌平区承办的育新学校回龙观校区是其中之一。昌平区教委承担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工作,而把学校运营全部交给了育新学校的管理团队。
  育新学校校长张金成说:“我记得很清楚,2012年7月15日,新校区移交给我们,9月1日开学。为了有一个符合育新理念的理想的校园环境迎接新生,我们整个团队‘5+2’、‘白+黑’连续工作,40天下来,我瘦了8斤。”
  为了让新校区有一个高起点,100多人的教师队伍里,育新学校从本部抽调的教学骨干有40多人,其余教师面向全国招聘。两个校区的教育教学也实现了高度融合,教师教科研培训统一管理,来自昌平回龙观校区的新教师可以正常到海淀区参加教师培训。两校的学生活动也实现统一管理,开学典礼、学校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两校学生都一起参加。
  然而,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张金成无法在两校之间融合的。由于教学骨干是从本校抽调,这批教师都是海淀区编制,而新招聘的教师都是昌平区编制。历史上,由于两个区财政力量差异,教师待遇海淀明显高于昌平。现在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两个区的编制待遇的差异体现在了同一所学校。这“一校两制”意味着在同一所学校里,教师干的是同样的工作,但福利待遇却有明显的差异。
  张金成说:“在创建这所学校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但作为校长,我必须考虑我们这个团队能走多远,校内教师福利待遇的长期落差怎么克服。我建议市里拿出协调措施。”
  实际上,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北京市财政拿出了真金白银。实施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计划第一年,北京市财政投入了2.4亿元,第二年投入了6亿元,明年城乡一体化学校数量进一步增加后,投入将达到10亿元。罗洁说:“未来,根据工作推进过程中反馈出的问题,市教委将加强调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支持城乡一体化学校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故事三:城里教师学着去教农村娃
  东交民巷小学的很多教师没有跨区教学的经验。为了新学校能在家长孩子面前有一个精彩亮相,王文利在校内抽调了教学骨干,并跟教师们一起精心备课。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学生们的亮相还是让教师大吃一惊。
  体育课上,教师教孩子们玩“小兔子”。游戏很简单:一声口令,学生们学习小兔子四散跳跃;再一声口令,学生们跳回来。结果,教师一声口令,所有学生都是向前跳跃,即便前面已经碰到墙了,还在冲着墙跳。教师再一声口令,大部分学生倒着跳回来。王文利说:“当时我都惊住了,这些孩子咋就不会掉头呢?”
  新学期过去两个月,几门文化课的教师组织了一次测验,想摸摸学生的学习情况。100分的英语卷子,及格的人数是个位数,最低分也是个位数。
  王文利带着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原来,马坊镇很多学生都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是他们进入的第一所学校。没有经过学前教育的孩子,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养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文化课学习基础几乎为零。
  “遇到这样的学生,看你们还有什么办法?”王文利说,“我能感觉到注视着我们的目光里,有一些这样的疑问。”
  于是,教师们重新调整教案,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马坊学生的新教法:教学生们在课间用筷子夹豆子,训练注意力专注;教学生们用各种豆子作画,训练注意力持久。文化课降低难度,多角度多轮次讲解,注意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利用城乡一体化学校平台的优势,马坊分校的全体学生都到本校参加开学典礼,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一个学期下来,怀疑的目光没有了,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已经成为平谷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教学的观摩基地。
  故事四:农村校长学到管理“真经”
  “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可以加速两校融合,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原先两个学校分别有各自的法人,现在只有一个法人,学校管理听谁的?
  王文利的办法是遇事多商量。从学校改建起,她就与担任执行校长的原马坊镇中心小学的康校长意见不同。王文利曾经师从北京著名校长卓立,坚信教育要靠环境日久天长的浸润。在学校管理中,小到楼道地面上的几个泥点,她都要求随时处理。对这种细致的管理风格,起先,康校长不以为然。
  有一次,王文利坚持要等质监部门对自来水的检测报告才肯验收。着急工程进度的康校长找到王文利说:“新修的水管怎么会有问题,在我们农村从来没有哪家接水管还要检测报告的。”王文利说:“没有检测合格的报告,我不可能让我的孩子用。”这次意见不合最终依了王文利的意见。但她也注意到,康校长的心里不是滋味。
  在学校随后的建设和管理中,王文利遇事就找康校长商量。她把康校长和马坊分校的教师请到本校,让本校的骨干教师一对一地传帮带。一段时间下来,“环境即教育”的理念在马坊分校教师的心里扎了根。为孩子的事较真儿,成了马坊分校教师共同的理念。
  西城区铁路第二中学和房山区长阳中学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则创造出了另一个协调两校的经验——组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输出校和输入校教育教学。
  铁二中是西城区老牌的优质学校,校长张景星有着30多年教龄。城乡一体化学校能不能做好,在张景星看来,关键是一个“真”字。张景星说:“要保证房山的学生真能享受优质教育,这项工作必须真做。”
  与长阳中学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以后,张景星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一体化学校教学质量上,组织长阳中学的教师分批到铁二中跟班学习,从铁二中派出一线教师到长阳授课。
  大规模的师资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对两校原先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影响,需要大量协调工作。问题来了,铁二中的教师只有张景星指挥得动,长阳中学的教师,原来的校长的话更管用。
  张景星和长阳中学原校长商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两校派出代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所有干部教师包括校长服从领导小组决定。领导小组对两校教师统一排课,统一安排教科研计划。一段时间下来,两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运转协调了。
       故事五:从“媒人”介绍到自由“恋爱”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在市教委内部有个形象的说法,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市教委的角色是‘媒人’,不光要介绍双方认识,还要帮着‘结婚’,把日子过下去。”

就在今年5月,北京大兴区和西城区3所优质学校分别签署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协议。不过,这次“联姻”可没经过市教委这个“媒人”。大兴区教委办公室主任石凤玲说:“城乡一体化学校真的能把优质教育资源留在郊区,对我们这些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很大的新城区来说,每年一两所太不解渴了。所以区里领导拍板,就按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模式,我们‘自由恋爱’,多结几对。”

李奕说:“在城乡一体化学校这件事上,市教委这个‘媒人’不包办,而且要创造条件鼓励自由恋爱,更鼓励结对的两口子把日子长久地过下去。”

2012年,通过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北京新增学位9492个。今年,城乡一体化学校将建设30所,预计增加学位4万余个。未来,北京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总数将达到200所,总计增加学位16万个。

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城乡一体化学校里发生。每个工作日清晨,开着私家车从东城赶往平谷的老师们知道,案头上摆着城乡一体化学校5年发展规划的张景星知道,谈起学校的好教师眼含热泪的张金成知道,他们的故事会点燃数以万计农家孩子的梦想。



分享到:
政策新闻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平安校园
自救自护
专家顾问
安全预案
资料下载
身心健康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身心专题
健康大讲堂
校园文化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活动
课外延伸
校园饮食
饮食标准
营养食谱
食品鉴别
安全示范
饮食公开课
德育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公益短片
国学
国学启蒙
国学课堂
国学讲坛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科技
科技前沿
科学漫谈
科学探秘
知识海洋
科普活动
名师讲堂
名家课堂
第二课堂
升学讲座
特级教师
世界名校公开课

音乐
走进音乐
音乐资讯
音乐学堂
音乐专题
音乐人生
美术
美术常识
美术教程
美育书籍
世界名画欣赏
武术
资讯
武德
武诀
武学知识集锦
资源中心
家长学堂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网络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 2014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地址: 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北展剧场东二层 邮编 :100044

总 机 Tel:(8610)-6833 5833 邮 箱:office@chinaschool.org.cn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